誰說 不能讓我此生唯一自傳 如同詩一般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飛女正傳﹒一生的摯愛

就像大多數的香港人一樣
我很喜歡楊千嬅當女主角的「新紥師妹」
常常幻想著 如果我是電影中的方麗娟 那該有多好
有一個帥氣多金精明睿智溫柔體貼的男朋友(後來還成為了老公)
想要用錢的時候要多少有多少
做了天大的錯事有男朋友撐著
最最重要的是
這個男人的眼中只有一個女人


吳彥祖飾演的區海文 是我中學時期的理想男朋友和老公典範
現在 吳彥祖有了他的LISAS
楊千嬅也有了她的丁子高
各自都有了他們的歸屬 
戲劇始終和人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不變的是
他們依然是那樣的深情
這首歌感動到我了
我不是楊千嬅的粉絲 甚至不是廣東歌的粉絲
有時候我會覺得香港歌手的歌挺好聽 
但從不會買香港歌手的唱片
大多時候覺得香港歌手 特別是年輕一輩的
只是一群不學無術的年輕人 柴娃娃地說喜歡唱歌
唱歌 如同電影一樣 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感動人
楊千嬅的歌聲 在這刻 並非單純的只是歌聲或表演
而是在所有她的支持者面前
訴說著她這生的情意



楊千嬅

飛女正傳
作詞:林夕
作曲:蔡德才

越過生死一刻跟你電單車之中峽路再相逢
大概你嘴邊傷口與我髮端都一般大紫大紅
下半生不要只要下秒鐘
再不敢吻你你便再失蹤
抑或有 誰高呼 不要動
未怕挨緊頸邊穿過橫飛的子彈 跟你去走難
但怕結婚生子的平庸麻木地活著 亦一樣難
若與不心愛的每夜晚餐
也不知哪個故事更悲慘
只願我 能夠與你過得今晚

*世界將我包圍 誓死都一齊
壯觀得有如 懸崖的婚禮
也許生於世上 無重要作為
仍有這種真愛會留低
(仍有這種真愛耀眼生輝)
我已不顧安危 誓死都一齊
看不起這個繁華盛世
縱使天主不忍心我們如垃圾般污穢
抱著你不枉獻世

別理三餐一宿 得到牧師的祝福 需要那種運
讓我滿足於飛車之中 抱緊苦戀的做一類人
面對這都市所有霓虹燈
我敢說我愛到動魄驚心
不負你 陪過我剎那的興奮*

世界將我包圍 誓死都一齊
壯觀得有如 懸崖的婚禮
也許生於世上 無重要作為
仍有生死之交可超越一切
我已不顧安危 誓死都一齊
愛得起你 為何還忌諱
也許出生當天本以為誰待我像公仔
最後卻苦戀螞蟻
難自愛都懂得怎相愛 找得到一個人共我分享這身世

還未算失禮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有趣乎?

打開電腦第一時間上雅虎看新聞已成為我上班的指定動作
今天上班 剛開了電腦 還沒打開瀏覽器
姐姐來電分享看新聞有感
說有一文題為「健吾:甚麼都不再信」
續說柳俊江的博文
不消說 這篇文肯定出自明報
果然猜中了台有台格 報有報格
光聽到標題而知其報風格
辦出這樣的報紙真不容易
話說回來此文乃是回應柳俊江另一博文

引用自無線新聞部小生離職餘波不絕
報紙繼續評論事件
「健吾:甚麼都不信」續說新聞工作者的二三事

【明報專訊】前無線電視新聞帥男主播離開崗位,發表博文,分析無線電視新聞部的問題。
那博文用詞簡潔,語氣平淡。文字與文字之間,沒有怨恨,擺事實而已……及後,網上熱傳,卻換來「炮轟」、「狂數」來形容。真的是很「香港」媒體的做法──畢竟,我們讀慣了重口味的暴力文字,如果我是記者,我寫「XXX發博文淺談無線新聞部」,我定會被編輯拿著我的稿子說一句:「你咁樣寫,邊個想睇?你同我改,改做:『XXX發博文狂抽猛插新聞部』,出面班友咪睇得好開心囉……」
。。。。。
媒體有沒有公信力,大家可以犬儒地一笑置之。但當周遭所有界別,都變得什麼都不可信,不好信,沒發展,無路走,青年們,要如何活下去?

此文乃是回應柳俊江的另一篇博文
柳俊江因博文被擺上台而感無奈
此文則借柳俊江一文而論及香港傳媒文化
提出公信力不再之事實
最後以犬儒自嘲作結
可笑的是 炮轟一詞正是出自明報
明報向來自喻公信第一

金庸創辦明報逾四十載
「公信第一」四隻鏗鏘有力的大字不時在報頭出現
可是公信力之說只有每況愈下
近幾年更多次被挑戰
就連忠實支持者看到了也不禁皺眉
犬儒向來是傳媒用作自嘲之詞
在這裡大抵是玩世不恭的意思
只是此文作者的用意不知是揶揄同事
還是揶揄自己呢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無線新聞的小生和小花都離開了

在報紙上看到無線新聞的小生和小花都離開了
就在剛剛過去了的十二月
包括柳俊江﹑潘蔚林和郭詠琴等
柳俊江在微博發表離職感想
旋即被報章引用刊登
向來喜歡看柳俊江主持新聞透視的我
當然不甘人後馬上找來看看

我離開了我愛的崗位
  2010年最後一天,我離開拼博八個寒暑的TVB和新聞業,一個我原以為可以終身留守的崗位。
  十年前九月,踏入浸會新聞系的大門。當時對這個行業茫無頭緒,只是有興趣的學系選擇不多,想找一門「活」一些的學科,誤打誤撞而已。零二年有幸被TVB選中實習,當時還是羅燦、張志剛、謝彩雲的年代,新人壓力大、機會多。如此一個大男孩,曾經因為一個NAMECARD,被資深編輯許友明罵哭;曾經因為緊張而失眠、胃痛、偏頭痛;曾經因為頻頻出錯,自信盡失。難關難過關關過,跌跌撞撞一鼻子灰的走過來,每一課都學得很深刻。
  零四年駐京,然後跑中國新聞、駐廣州、間中跟領導人外訪,零八年以前總是跑跑跑,但大新聞輪不到自己,試主播老闆認為不合適,多年來二打六一名。別人認為我衝動、大意、包拗頸,不願交托重任。我一直沒有失去自信,在不斷的挑戰中滿足自我,靜待機會。直至四川地震,一貫有前無後的性格,打了自以為漂亮一仗,從此機會不斷,主播、主持,又轉了做專題,感激袁生默默給予機會,只是談話機會不多,未能理解他的想法。
  可惜,機會總是來得快,去得快。到離開一刻,每一位同事握手道別時總送上一句:「恭喜,你甩難了。」我真心為這萬人景仰的傳媒機構感到難過,為甚麼這裡總是人來人往,只是中途站一個?當然,「你唔做,大把人做。」是TVB的硬道理,但觀眾看見人員嚴重流失,熟悉面孔逐一消失,他們一邊看新聞的同時,一邊又會說甚麼?電視新聞部的公信力,除了來自機構本身,也來自出現在鏡頭前的記者、主播。透過努力建立了的專業個人形象,構成了公信力的一部分,為甚麼公司不能好好珍惜,給予合理的待遇?
  近幾年,新聞節目不斷搞「改革」,企圖收復不斷下跌的收視,晚間新聞成功吸引眼球,一時間帶來了新氣象。不過,這「中興」並不長久,新聞內容和觀眾視角的差異,決定了一去不返的收視率。回想入行之初,堪稱「黃金一代」的記者團隊,譚慧兒、魏綺珊、廖忠平、李𤌴、邱文華、吳曉東、趙麗如、莫宜端、鄭麗矜、呂秉權等等,個個獨當一面。在每一次採訪,高級記者當然揮灑自如,低級如我亦能據所見所聞,即場發揮,完成有血有肉的採訪。好景不常,近幾年記者淪為「車衣女工」,新聞部管理層對每日的新聞早已有一套「看法」,記者很多時被要求「照單執藥」,「老細話要呢個BITE」、「老細覺得係呢個ANGLE」…採訪主任、編輯口中的「老細話」不絕於耳,縱記者總有堅持,但經歷一次、兩次、三次的「勸籲」、「修正」,誰能拒絕隨波逐流?我相信新聞部仍算獨立,只不過太一言堂,老闆的意見太強勢,下面沒有人敢反對,在形式上追求自殺式的極端中立主意,禁絕趣味性寫作手法的同時,新聞取向卻太明顯,一點也不中立。「CCTVB」之名不脛而走,是因為主導新聞部的新聞取向和觀眾脫節,未能和期望接軌,一而再的讓觀眾失望,自然惹來不滿,影響公信力和收視。以前老師教落,電視的「台格」是以新聞節目建立出來,現在TVB的「台格」卻建築在「獎門人」、「超級巨聲」。新聞部要避過邊緣化,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新聞部士氣低落,事出有因。對於有志之士,待遇是其次,人手緊張更不重要,令人沮喪的是未能發揮所長的巨大限制。TVB文化越來越深入新聞部:要有機會,先要「聽話」;正正和記者的求真、尋挑戰的個性正面來了衝突。如果新聞部位位能挻直腰板,實事求事,相信大家都會願意為使命拼博,將得失束之高閣。
  回顧過去,雖未立下豐功偉績,慶幸對得住良心,一直堅守信念。退一步成為觀眾,希望同事、同業們能保守一顆正義、公平、憐憫的心,努力堅定說真話。更期望在下一個十年,見證我成長的新聞部能重踏正軌,重拾朝氣。

柳俊江的說話是感性,也是理性的
說著批評的說話 卻沒有感覺埋怨 只是在陳述事實
關關難過關關過 何等豪邁的說法
對於TVB的台格如何如何 
除了看新聞以外很少主動打開電視的我沒有太大感覺
娛樂節目當道 也不是這一兩年的事了
至於新聞取向我覺得有點是避重就輕
很多時候感覺的話題都隨意帶過
看到CCTVB一名我笑了
TVB的新聞比ATV的好看一點是我之前的感覺
那時汶川地震一周年的報導
亞視的新聞報導都是圍繞著災區的人如何獲得新生
無線的新聞則報導新建的樓房再次以不合規格的材料興建
同樣的主題 迥然不同的內容
誰優誰劣 自也不用多說
可是無線這種類型的報導現在卻遍尋不獲
午間新聞幾乎一半以路透社片段填塞
相反亞視多了一些記者試圖採訪劉霞但被公安粗暴阻擋的報導
有時候也會有一些較為深入的趣味小報導
如搬遷立法會議員的感覺等讓我看得會心微笑
晚上如留在家中 主播天下也會追看
只是這個節目也剛剛在上星期五完成了最後一次錄影
感覺很可惜 看到兩個主持人針鋒相對的說話很有趣

順道說說 柳俊江去了愛護動物協會照顧小貓小狗
他和潘蔚林都在剛過去的十二月完成大婚
(難兄難弟乎?)

呀呀 新聞王子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