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 不能讓我此生唯一自傳 如同詩一般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德川家康》的日落

終於看完了長篇巨著《德川家康》
一邊聽著Mr.children的歌一邊看
細細感覺日本的過去與現在
竟然沒有違和感

從去年的六月開始看《德川家康》
看到今年六月,十三本,十三個月
剛好維持每個月看一本的節奏
有時候比較懶散,拖著大半個月也不把書翻一翻
有時候看得比較快,兩三天就看完一本
最後第十三部長河落日看了大概一個星期左右
第十二部說的是大阪的豐臣秀賴不知進退起兵
第十三部他自殺的時候,有種:「終於死了呀」的解脫感覺
一個無能的人真的不配身居高位
有時也想想,自己有沒有能力做正在做的事
或者積極一點想,如何把目前的事做得更好

作者不太喜歡秀賴,他這樣描述秀賴的屍體:
「這人真是豐臣太閣的兒子?他作為一個男兒,絕不今人尊敬。
六尺多的肥大身軀上長滿贅肉,砍下的頭顱也如長滿了膿瘡,肥肥大大。
正純似從未看過如此醜陋的頭顱。」
之前也不覺得作者如此討厭秀賴
秀賴這樣的人,亂世中只能是悲劇

家康的死就不同了
從「發病」、「生死之間」、立命往生」、「東照神君」
寫了足足四章,說的是家康怎樣像神佛一樣的心

不過,對於秀賴的死,家康用自己的兒子松平忠輝來祭旗
這樣的一個偉人,秀賴的死不就是他自己的缺失嗎?
如此懲罰自己的兒子,他也太固執了
追看下去的時候我還想他會不會把忠輝放出來
原來不讓他切腹已是最大的仁義

這的確是一部偉大的書
作者以說書人的筆觸寫來,有時候會帶上一兩句以後才發生的事
有點像個先知,先知的說書人
重視歷史發生過程,故事的趣味性放在次要位置

整理了一下以前記下來的德川句子
德川家康想法由此至終的心都是一致的
不管是跟在信長或秀吉身後之時
警世句子太多,先寫下這些

《德川家康》十三 長河落日
德川家康:「你聽著,為政者若不知法度還是道德為先,便變成只會用威信來掩飾其懦弱的殘忍之人。所謂道德,乃是捨棄自家情感,始終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知別人疼痛。道德當始終為先,而法度其實乃是一種眾人皆可明白、皆願遵從的世間規則。」

「這種原本眾人皆明白、皆願遵從的法度,若變成了威嚇手段,為政便成了惡政,惡政正是亂世之源。你可知,所謂善政,應首先得到百姓擁戴。對大名來說,最重要的是則是使領民信服。要想令人信服,諸大名就要在日常積蓄道德,我此次公布武家法度,正是對神佛立誓,要以己身來證明德之力。」

「法令若不能讓百姓明白,法即不法。善政自有善民,惡政自有惡民。為政如舟,其民如水,舟水和諧,方可水漲船高。」

松平重勝:「您只要睜大眼看一看便知,世間諸人莫不同等而生。不僅大人你經歷著大風大浪,大家都各自經歷者波折,面臨著困難。江海不捐細流而成其大,泰山不讓抔土而成其高。」

家康的最後訓示:「人人都是神佛之子,是天地之子。只要明白這個道理,便能夠明白戰事於天無益。人活著非為了互相撕殺,而是互相鼓勵,相互倚携。憎人之心不可有,律己之心不可無。如此,上天的恩寵定然臨身……」

《德川家康》十
家康道:「人一生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以不自在為尋常事,則不覺不足。心生欲望時,當思先前困窘之日。」言畢,家康又微笑道:「忍耐乃是長久之根本,憤怒是人生的大敵。只知勝而不知敗,自害其身。常思己過,勿怪人非。凡事過猶不及。


《德川家康》九
若把戰事看作些失去理性之人的殺戮競賽,無論甚麼樣的脅逼、陰謀、奸計都不足為奇。甚麼仁義、甚麼正道、甚麼良知……一旦發生戰爭,這些東西就完全化為烏有。交戰雙方不顧一切,互相比拚,儼然惡魔,這才是戰事的真相!


《德川家康》八
寧寧:「木實,女人開始時是依靠丈夫生存的。可是到了後來,就得靠心機生存……再後來,就必須懷著慈母之心對待人生了。當懷著慈母之心時,你就已動彈不得了,只會擔心孩子。究竟怎樣做才能減少這種痛苦,又怎樣才能走完這段人生呢?」

「秀次錯在不知自律。對自己嚴厲些,對別人就會寬容…我最缺少的,便是恕人之心。」…對人寬容,便暢通無阻,反之,人生就會陷入無盡的黑暗。


《德川家康》七
鬼作左:「表現出弱勢者,一定有真正的弱點,弱者必敗……世事無一例外。


《德川家康》六
幾乎所有人都親近她,所有人都敬重她,而她絲毫不施威儀,對家康總是敬畏有加,暗暗守著他。這種女人竟被疏忽,家康難道是被惡鬼附身了?若真如此,便犯下了彌天大錯。

氏政太自負了,既不明白家康的價值,也不知道秀吉的可怕,故,北條氏毫無指望。家康無法驅除心中的陰影,只是慨嘆:愚蠢乃是一宗大罪

一生中,一般有三次重大危機…少年時代,溺於情色…壯年時期,只憑匹夫之勇行事。過了不惑之年,則認為自己已經功成名就,驕傲自滿,固步自封。
   
她不必特意驕縱她們,也不能讓她們輕易掉淚。只有她們才是與她血肉相連的人。有事發生,她自會保護她們,寧可付出代價,受傷害。這便是女子本能的母性。(茶茶)

《德川家康》
「右府的大志,事實上就是對天子的義理、對百姓的義理、對天下人的義理。這個義理表面看上去有三種,實際上卻只有一個…也就是說,對國家的義理。」「你是說我不懂此義理嗎?」「你並非不懂,你非常明白,只是在更小的義理面前迷失了。」

他發現人有四方面特點。其中兩個是缺點。如果剩下的兩個是優點,這就是一個上乘之人。大多數人都有三個缺點加一個優點。但是沒有一個優點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覺得沒有,那是沒有用心去發掘。因此,心與人之間的爭鬥,都是從缺點的衝突開始的,而人與人之間的和作,則是優點的結合。(家康)

蕉庵開心地笑了,「我服了一種不死的仙藥,大概與此有關吧。忘記昨日,明日無懮,具有這種好心性的人,吐納之間就可長生不老啊。我還去過兩次呂宋,一次天川,暹羅也去旅遊過一次。離開狹小的日本到外面去遊覽,見見世面,也是一種返老還童的靈丹妙藥。」

自助者,天助之。命運之事,怎能隨便試探?命運便是時刻準備著,不斷前進,不斷忍耐,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有些事無法用密探和殺戮獲取,卻可以通過抓住人心來守護……但我後來意識到,此種想法其實仍嫌膚淺。如果只講策略,不論感情,所為不合天意,如此一來,隨時可能被自己的策略顛覆。

她發現,阿愛身上正好具有築山夫人所欠缺的平靜、優雅,而且全身洋溢著溫順柔和的氣質。這一切都震撼著年輕的喜奈,使她腦袋發熱……衣著朴素的阿愛將喜奈領進了客廳。她安靜的言談舉止,仿佛一團柔和的空氣包圍了喜奈……或許阿愛身上具有一種讓人安心和信賴的意味。

《德川家康》一
人世間許多事擔心亦無益。過份的擔心,往往導致失敗和錯誤。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