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 不能讓我此生唯一自傳 如同詩一般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一路走來2》。原來已走了那麼遠


王貽興的書不知不覺又看完一本
這次看的是《一路走來2》

以前看書是衝著作者去看
看或買一本書是因為喜歡作者
幾年前,衛斯理幾本最後著作都是這樣買回家
雖然跟倪匡的序中所說的一樣
看完有騙老讀者錢的感覺,故事寫得太隨便
不過,看到書攤上「衛斯理新作」的大字報
還是會忍不住,以「再讓你騙一次又何妨」的覺悟買下來

現在有點不同,看書也會衝著作者
或者衝著作者或書的名氣
不過跟喜歡兩個字拉不上關係
覺得作者所寫的文字「可讀性」高就會看看
「可讀性」對我來說就是有實在內容加上文理通順
很簡單,但不是每個作家都做到
王貽興的書符合這一點
不知不覺,已經看完近10本他的書
不算很喜歡他,不會看到他出新書就有買的衝動
只是沒有甚麼事會想看看他的作品
不少舊作早已看過,包括他獲得「青年文學獎」的短篇
還有我看一次可惜一次的《無城有愛》等

王貽興的散文集《一路走來》出了兩本
第一本幾個月前看完,《一路走來2》剛看完
印象中《一路走來》內容差不多
說的都是一些王貽興的人生感悟
他的書、他的生活、他的學生、他的讀者、他的感動
增加了在微博上和讀者互動環節
在書裡他解釋了《空轉人生》有一個大洞的原因
洞幾乎佔了書一半版面,不要說別的記者
我也覺得設計太花俏,字體也因此縮小
他想讓生活的風景跑進到書裡
用意很好,創意可嘉
不過不太適合「空轉入生」這個主題
「空轉人生」是負面的,在我的眼中只有黑白色
而生活風景漂亮得多,顏色也豐富得多
他有想過正面的人眼中設計和「空轉」背道而馳嗎?

我比較懷念黃貽興的舊作《路中拾遺》
出版近十年了嗎?
王貽興好像還在寫「路中拾遺」專欄
其中有對社會時事的看法,都寫得很好
愛情散文則想法太偏激
《路中拾遺》中的王貽興最有文青感覺
筆觸有點青澀,邊寫邊探討文學意義和形式
對比現在的《一路走來》
無疑現在老練得多也成熟得多
重看了幾章《鐵人甲》
和以前的作品比較,雖然寫法大不一樣
還能看得出現在王貽興和以前想法的一致性

「黑貓是甚麼顏色?」「黑色」
「白貓是甚麼顏色?」「白色」
「熊貓是甚麼顏色?」「黑白色」
「病貓是甚麼顏色?」「灰色」
「錯了,是奄奄一息」
「為甚麼錯了?我以前在長洲見過一隻生病的貓,牠就是灰色的呀」
                 《鐵人甲》


「橙、蘋果、提子、梨中哪個是不一樣的?」
王貽興的小姪女拿不會做的功課問他
「提子」因為當中只有提子是一串串,其他都是一個」
他這麼教小姪女,結果答案卻是橙
因為橙皮不可以吃
他氣得跟老師理論,橙皮當然可以吃,還可以做果醬
老師跟他說「橙是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
老師自己也不太認同這答案
            《一路走來2》


近十年前的書跟去年的書寫的都是同一樣的東西
「為甚麼一定要有標準答案?」
我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長大
同樣有這樣的困惑
人生有標準的答案嗎?
跟所有人用同樣的方法做可以成功嗎?
「走很多人走的路不一定能成功,但路一定很窄」
王貽興在《路中拾遺》中寫

有時候也會跟我的學生討論這方面的問題
我說:「這是6分題,你怎麼只寫兩句這麼少?最多只有2分」
「不會的,標準答案也是很短,我最少有4分。」
他胸有成竹地說,已先看完了答案
每次看到這樣,我都會告訴他
「答案不只有一個,有很多不同方式演繹,你要這樣這樣分析」
他總是不相信,我知道這沒辦法
因為我告訴他別的答案,他老師還是按標準答案給分
初中的標準答案只有一個,不像高中,有好幾個
我覺得我分析得比較對,結果他作業分數還是不太好
有時候還被他以為是我不知道答案
我不怪他,功課的標準答案是為學生而設
不要說考試的標準答案不一定標準
人生更不會有標準答案
我一路跌跌碰碰很多年才知道這道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