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 不能讓我此生唯一自傳 如同詩一般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後青春期的詩》想進入的世界




你想進入的世界,其實跟你想像中的不一樣。

一邊看著九把刀的《後青春期的詩》
我就在想他整本小說想寫的應該就是這麼回事


看完了《金庸傳》及《金庸與報業》
還是初中生的我就這麼簡單地決定要做記者
高考的時候,看著YOUTUBE裡「正義記者李臻罵警察」的片段
那大義凜然的模樣,支撐我渡過難捱的讀死書歲月,成為往前衝的動力
2008的5月發生了汶川地震,媽媽擔心地問我:
「妹妹你是真的要做記者嗎?」
我無奈地說:「唉呀媽媽我大學志願一早填好交上去啦」
我的第一和第二志願都是新聞系

大學時愛看新聞專題節目
包括記者柳俊江主持的《新聞透視》
也很喜歡香港電台的《頭條新聞》
資深記者李臻轉行退下火線後
柳俊江不做記者去做愛護動物協會外展總監
熟悉的無線主播方健儀和亞視主播洪綺敏離開公仔箱成為公關
這些其實都不會讓我覺得我渴望進入的世界變得不一樣
除了一些現實的事

自從公務員鄧忍光空降成為香港電台的台長後
突然我不那麽愛看香港電台的節目
資深新聞人區家麟接受專訪時說到遊行的新聞VO造假
我的感受不算太大,畢竟那算是有點歴史的事
前天TVB晚間新聞關於習近平敦促新疆維穩那段新聞超長
記者諗了很長一段《人民日報》評論
配上的FOOTAGE是沒有動感的資料片段
香港人關心這些嗎?
然後我又想起那個被TVB臨時抽起的碼頭工人抗議專題

被赤化的跡象滲透出表面
是否不是我渴望進入的世界變得不一樣
而是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呢?

三月去北京採訪兩會的時候
打著瞌睡的我7點多到友誼賓館等了半天
就為了堵已屆退休之齡的央行行長周小川
問他一句:「周小川你到底要不要連任呀?」
在開會中途的他看來想去上廁所,被我和幾個行家堵著路
他被迫連廁所都沒看到就退回會議室
開完會了也不找廁所直接趕緊走
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很好笑的畫面
採訪一些投資洽談活動的時候
我都可以看到很多沒想過接觸但也很有趣東西
像是最近的湘繡湘瓷,也認識很多有趣的朋友
如果寫的文章被總編稱讚,我也會高興半天

說起來似乎很不錯
但,我在做的,跟我本來最關心的不太一樣

到了畢業以後,不少大學同學都去做公務員
跟中學同學聊天的時候又聽到:
「沒有1x K我才不會做這工作」
突然「被邊緣化」、「我活在這個社會以外」的感覺就出現了
哪裡不對勁似的

會不會讓我做到一次獨家新聞就很滿足呢?哈哈
在香港做記者,一定要靠著理想和信念
這句話快被人說爛了,但這是真理

理想跟現實,本來就有很大的差距
九把刀用一本小說詮釋了這個概念,其中最深刻的片段
是作曲人主角接受記者採訪時的對話
記者問了主角幾個問過無數次的問題
(如何問問題是我常在想的事)
最後一個問題是:「你為甚麼寫歌?」
記者質疑主角說寫歌是因為喜歡的答案
問他為甚麽不做做樣子說一些偉大但虛偽的答案
九把刀的結論是:
「在任何人面前說出大言不慚的夢想,都是一種假」
情節很熟悉,才想起我在九把刀的網誌看過
他所說的故事是真實原來把這一段也寫進去了

留下部份有感覺的片段:
  1. 多少孩子都在鄙視大人的青春裡掙扎著成長,未來卻成為他們當初瞧不起的大人,多年後沾沾自喜看著鏡子,竟還反過來感嘆當年自己的年少輕狂,連最後一點點失落、一點點的悔恨都省下來了。
  2. 其實,不爽是有的。 但不用為我擔心啊老朋友。 你們只要替我開心就可以了。
  3. 記者輕輕地按下PLAY鍵,將錄音筆放在支離破碎的蛋糕旁。當時我語重心長地說:「記者,是一個最難聽到真話的職業。」
  4. 現在三十歲的我,只想說創作為了自己爽比較多,幫助世界只是良好的副作用。我真的無法宣稱自己是為了讓大家過得更快樂更有勇氣而寫歌,因為我現在辦不到,以後也辦不到。


終於看了這本跟五月天作品7號《後青春期的詩》的同名作品
這本書是五月天邀請台灣本土作家九把刀一起詮釋「後青春期」這個概念而誕生

所以就貼一下推薦序吧

有一天,我們都將會被世界完美地馴養。 BY 五月天 阿信

好吧。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越來越常這樣說了呢?我跟世界變得越來越和諧了。

以前看「槍與玫瑰」的MV,只要看到一頭亂髮遮著臉的吉他手Slash,站上價值百萬的平台式鋼琴上Solo,就會熱血沸騰地認定,搞搖滾樂團是我夢想的唯一歸宿。

然後,我搞了樂團,也唱過很多的歌,卻從來沒有站到鋼琴上去用力地吼幾聲。
上通告的時候,我都不說太超過的話。有記者問我問題,我總是小心地作答。每次出片,一定乖乖地努力宣傳。有機會到頒獎典禮走紅地毯,我都按照主辦單位規定的路線走。參加大型表演的晚會,結尾我一定會跟其他歌手站成一排,微笑揮手。

好吧,似乎算是不賴的人生啦。

但,總覺得有那麼一點不對勁。

其實,也許只要讓我站上一次平台鋼琴,對著這個和諧的世界,吼一聲「趕羚羊草之擺」就好了吧?

有很多很難說明的感覺啊!總之看完了這本小說,我知道你會懂啦。就算你不是什麼狗屁搖滾樂手,還是倒楣小說家,我想,我們的遭遇都差不多。

小說裡,出現了一句很棒的話,那也是我們人生終將踏入的遙遠預言:
「有一天,我們都將會被世界完美地馴養。」

在那之前,我只想再為一生一次的青春期,惡狠狠地叛逆一次。然後在大樹下挖個洞,把那些最瘋最殺最甜最痛最愛最恨的回憶,都埋進去,等待老了的時候,再好好地回味一番。

好吧,再一次就好!


--------------------------------------


推薦序 BY 五月天 瑪莎

總是在回頭看的時候,我們才發現背後的風景和剛剛走來的時候感覺不同。

曾經,我們都有過許許多多的「曾經」。

曾經,我也想拒絕聯考。因為自負地以為自己清楚自己的未來,
這些昏愚的制度根本是箝制著夢想的枷鎖。
曾經,我也被留校察看。除了過多的曠課之外,當然還有我總是跟學校老師作對的該死態度。
曾經,我心裡也有個女神。即使她就在身邊跟你說著話,但是她依然是太陽永遠都追逐不到的月亮。
曾經,我也用力咒罵這個世界。午夜的豆漿店總是出入著腦滿腸肥摟著成熟馬子的老男人,趁著一點醉意才有勇氣無趣而大聲地咒罵公司的上司和同事。
曾經,我也以為音樂就可以改變世界。因為深夜K書時候的披頭四和迪倫伯總是讓我感動流淚發憤圖強,而他們改變了這世界何止一個世代的年輕人。

曾經,我根本就不覺得我需要回頭看這些曾經,這些荒唐無趣、疑惑慘綠的曾經。我只想要無所忌憚地往前衝,我只想要拋頭顱灑熱血然後和平奮鬥救中國。

曾幾何時,現在我們卻擁有越來越多的「曾幾何時」。

曾幾何時,我總是得經由別人的提醒,才能知道今天的日期以及接下來的行程到哪裡。
曾幾何時,我得在深夜一個人開著車回家的夜裡,非常努力地才能每天都提醒自己,哪一個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曾幾何時,我看著槍流彈雨驚心動魄的新聞頻道,居然也開始懷疑音樂到底是不是真的改變了世界,或者音樂只是節目廣告那個六十秒短版的消耗品。
曾幾何時,我以為愛情只能活在深夜偶爾灼傷的回憶裡。女神依然在心中那個屬於她的角落,但事實上她已經繞過了半個地球換了幾個男友,然後現在只能偶爾吃個飯聊個天就像是所有多年不見的普通朋友。
曾幾何時,我以為自己跑得很快,跑在童年的很前面,甚至超過了青春期一大截。而現在卻不知道往哪裡狂奔去,卻也忘記了自己從什麼地方跑來。

但是我仍然相信著,一切的一切,絕對都還沒有糟糕到三條命都死了然後只能再乖乖地掏出口袋裡那最後五塊錢接關的地步。

音樂還沒有死去,只要樂器還在。
自己還沒有忘記,只要信念還在。
愛情還沒有逝去,只要勇氣還在。
未來還沒有過去,只要今天還在。

青春期還有過去,只要夢想還在。

而現在的現在,先跟九把刀的第一章開始,我們一起大聲地狂吼:

「去你媽的頭版」!

--------------------------------------

《後青春期的詩》是一首短短的專輯命題曲,長約2分鐘
MV的顏色調得很漂亮,偏藍的色彩讓我想起五月天的藍色三部曲
不過,如果不看歌詞,好幾句我反覆聽了很多次都聽不出來……


後青春期的詩
詞曲:阿信

當煙霧隨晨光飄散 枕畔的湖已風乾
期待已退化成等待 而我告別了突然

當淚痕勾勒著遺憾 回憶誇飾著傷感 逝水比喻時光荏苒
終於我們不再 為了生命狂歡 為愛情狂亂
然而青春彼岸 盛夏正要一天一天一天的燦爛

(阿信口白:然後呢 一起走吧)

誰說不能讓我 此生唯一自傳 如同詩一般
無論多遠未來 讀來依然一字一句一篇都燦爛

讓天空解釋著蔚藍 浮雲定義著潔白
落花鋪陳一片紅色地毯 迎接我們到未來 精彩未完的未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